明日风尚
主办单位:中共南京市委宣传部
国际刊号:1673-8365
国内刊号:32-1775/G0
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》来源期刊
       首 页   |   期刊介绍   |   新闻公告   |   征稿要求   |   期刊订阅   |   留言板   |   联系我们   
  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68187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中国古代文学教学现状反思与改进
  摘 要:在多元价值社会,古代文学作为基础学科地位的下降、古代与现代的距离感、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的僵化模式及与实践的脱节、现行评价机制的不合理,使当下的古代文学教学陷入困境。要扭转这种局面,必须改革,重新审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,创新教学模式,增强实践环节,改革现行的教师评价机制。

  关键词:古代文学教学;现状;教学模式

  中图分类号:I206.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673-2596(2014)08-0263-02

  一、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现状

 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。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,具有独特的个性风貌和高度的审美价值。然而时至今日,高校中国古代文学课教学却面临许多困难,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,教师也感到教学的目的和效果难以实现。究其原因,一是改革开放以来,社会价值取向越来越多元化,文学的地位在下降,文学学科在诸学科中的地位也大不如往昔。古代文学作为基础学科,并不能立即产生价值效应,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社会价值产生了怀疑,对古代文学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了。二是时空距离造成学生对古代文学学习的畏惧感,他们不懂文言文,读起来费劲。三是古代文学课程本身缺乏活力和创新精神,教学模式僵化。目前中文系的古代文学课程,主要以讲授《中国文学史》为主,教师讲,学生记笔记,这种教学模式调动不起学生的参与意识,也不能培养他们敏锐的文学感受力。四是教学不仅和社会实践脱节,也和文学实践本身脱节。目前的古代文学教学对理论用力过多,对作品本身和文学创作的实践训练用力不足,使学生感受不到古代文学的魅力。五是“从事文学研究和教育的学者、教师,注意力偏离了文学教育本身,充满功利性和焦虑感”[1]。排名和评价是教师们关注的事情,这关乎教师切身利益,教学被忽视也就在情理之中了。

  二、改变现状的对策

  (一)回归本源,对古代文学的价值和意义重新认识

  所谓“本源”,就是文学教育最根本的出发点与诉求,即“人文关怀”。文学和文学学科社会地位下降了,但这并不能成为忽视文学和文学教育的理由。“文学是人学”是一个永不过时的命题,对于人的存在的关注,正是最大限度、最高意义上的人文关怀。文学的这种性质使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超过了一般的专门学科,并将文学教育与人文精神直接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[2]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文学作品绝不是一种精神消费品,它对于阅读者有精神引领的作用。“文学的本质功能之一,是创造自身生活的方式提出生活的方向”[3](351)。教师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,才能够努力实现古代文学教育目的,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。教师在对古代文学的讲授解读中,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熟读深思和玩味古代优秀的文学作品,用心去思索和体验,体会古人的人生哲学与智慧,吸收古代文学的思想精华。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,拉近古代文学与现实的距离,使古代文学以鲜活的姿态存在于学生当下的生活之中。

  (二)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,重视作品研读,创造积极活跃的教学环境

  1.作品研读与理论讲解相结合,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学感受力

  目前高校的中国古代文学课程以中国文学史课程为主,以作品选为辅,以文学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文学流派等文学常识作为重点,以古代文学作品作为理解文学史的辅助工具,只是用来印证某些观点的。学生由于对作品不熟悉,所以其理解就不可能很深刻,过耳即忘。霍松林先生曾谈到他学习国文的一段经历:一位老师,重视作品,硬要学生背书,熟读作品;另一位老师,每堂课都讲得口若悬河,天花乱坠。孰好孰坏,争议颇多。然而时间证明:“好老师连续好几学期的讲课内容大家都忘光了;瞎老师让大家熟读的几十篇作品还基本上能够背诵, 终身受益无穷。”[4]霍松林先生所讲的这段经历说明,作品才是古代文学课程的血肉和精华所在,学习者对作品的学习和感悟远胜于老师的滔滔不绝。所以古代文学教学一定要重视对作品的研读和理解,抽象的理论讲解并不能提高学生的古代文学素质。古代文学课应做到文学史和作品讲解并重,老师先勾勒出一段文学的主线:文艺思潮-文学流派-时代内容和风格-作家作品的个性。这一部分的讲解要立足于学术前沿,以便为学生提供新的理论及视角,以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。用大部分时间指导学生阅读古代文学作品,“从纸面的文字体味纸背的诗情,从诗歌的音韵走进诗人的心境”[5],培养他们丰富的文学想象力、敏锐的感受力及其语言表达能力。
  2.改进古代文学教育方式方法

  “教学”包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个方面,前者是手段,后者是目的。学习是一个由学习者本人控制、主动探索和发现意义的认知过程。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技能的目的,就是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潜能,使学生去主动探索和发现。就古代文学课程来说,对文学作品内涵的理解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,并没有一成不变的现成方案,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,要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,引导其主动学习,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,培养其对文学的敏锐感受力,提升其人文素质。传统教学模式以讲授为主,教师讲,学生听,做笔记,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,不易产生兴趣,也抑制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。笔者认为,改进古代文学教学的关键就是创造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,调动学生的主动性,使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。

  首先,尊重学生的个性,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进程中来。学生的参与会使教学成效明显提升。比如有位学生就提出,他非常喜欢杨慎的诗,但教材中没有,令他们很失望,希望老师在课堂上讲讲。采纳学生的建议,讲一讲杨慎的诗,满足学生的兴趣,显然是有益的。还有学生从小受过良好的音韵熏陶,可以演唱许多诗词,在授课过程中,就让其参与其中,唱一曲高启的《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》,课堂就由死水变成活水了。

  其次,成功的课堂导入,可以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。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,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。精心设计导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、调节学生心理状态的重要手段。笔者在教学实践中,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善用导入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。在讲元代诗文的时候,首先问学生对元代诗文的印象,大家认为元代文学的成就就是戏剧、散曲,诗文没什么成就。于是笔者对元诗与宋诗进行了比较,指出了元诗独具特色的审美情趣,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,然后再转入对具体作品的分析,如此启发学生,事半功倍。

  再次,每一堂课都留出固定的时间,用于学生自由提问、讨论和表达。问题可以由教师设计,也可以由学生提问。初次可能不习惯,当学生习惯之后,会主动地参与,往往会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收获。

  此外,对经典戏剧作品进行改编和演出,令学生体会古代文学的情境,或借助多媒辅助理解婉曲的诗歌意象和朦肱的诗歌意境,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。

  (三)文学教学和文学实践相结合

  实践是知识和理论得到升华的根本途径,但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对其重视程度还不够。笔者认为,实践环节应包括两个层次,一个是经典作品的阅读,另一个是文学作品的创作,前者是基础,后者是提升。通过阅读经典作品,去体悟“诗艺诗法”,进而以所学经典作品为范本,进行古诗文写作训练。

  目前我校中文系对经典作品的阅读非常重视,为学生制定了培养方案,规定每个学期必须完成经典作品的阅读和背诵,学期结束时,由相关的责任教师检查考核。该方案实施以来,学生开始研读文言文,渐渐掌握了语法规律,阅读的兴趣由弱转强。

  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写作实践,指导学生以所学经典作品为范本,进行古诗文写作的训练。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是相辅相成的,通过写作实践既可以培养学生写作古诗文的能力,也可以帮助他们理解古诗文“诗艺诗法”,领略古代文学的精微妙处。

  (四)改革评价机制

  目前的评价机制,过于关注科研的数量,教学比赛的名次,因为这些攸关教师的切身利益。但是过于功利的科研态度往往会制造学术泡沫,使“数量湮没质量”。就教学竞赛来说,更应该注重实际效果,正如霍松林先生所言,滔滔不绝的好老师讲的内容大家的早就忘了,而当时认为是拙劣的老师所讲的内容几十年后还刻在脑海里。由非专业人士做评委的教学竞赛,所取得的名次是否公平也是值得商榷的。笔者认为,只有改变目前这种过分重视数据和排名的评价机制,才能使教师静下心来,专注于文学学术和文学教育本身,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。

  总之,要提高高校古代文学的教学质量,必须重新认识文学的价值和意义,遵循古代文学的学科规律,打破现行的僵化的教学模式,创新教学方法,重视实践环节,改变教师评价机制。唯有如此才能使古代文学教学走出困境。

特别说明: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,非《明日风尚》杂志官网,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。
版权所有 © 2009-2024《明日风尚》编辑部  (权威发表网)   苏ICP备20026650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