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业务
  在线期刊
      最新录用
      期刊简明目录
      本刊论文精选
      过刊浏览
      论文下载排行
      论文点击排行
      
 

访问统计

访问总数:70496 人次
 
    本刊论文
浅析网络时代的文学写作教学

  摘 要:网络时代是一个解构传统语汇、传统语法、传统主题的时代,导致文学写作出现种种乱象。面对现实,文学写作教学要掌握客观发展规律,坚持“经典文学”的教育观,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,并在教学中渗透德育,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,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,进一步提升教学成效。

  关键词:网络时代;文学写作;教学

  中图分类号:G4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1005-5312(2014)24-0218-02

  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阅读方式。传统意义上的纸质文学空间不断被压缩,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试水网络。网络文学成为大学生的创作首选。与之相对应的,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写作教学受到了很大冲击。如何提升大学生文学写作能力,值得深思。

  一、网络时代文学写作的种种乱象

  网络时代是一个正在解构传统语汇、传统语法、传统主题的时代,是一个自由创作的时代。勿庸置疑,它给文学带来了某种技术上的自由,使文学的写作、发表、传播、阅读更为快捷方便。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,它的随意、混杂、不规范也对文学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。

  (一)颠覆传统语法规则

  网络语言是一种新生的、正在成长中的语言。许多语法规范尚未约定俗成。从传统的纸质文学角度来看,有的网络文学语言简直匪夷所思。诸如“天才”其实是“天生蠢材”之意,“可爱”其实是“可怜没人爱”之意,“蛋白质”其实是“笨蛋+白痴+神经质”之意,“白骨精”其实是“白领+骨干+精英”之意……如果不是长期浸润在网络文化氛围中,这些语言简直像天书一样难以识别。它们几乎是对传统语法规范的恶意颠覆。有时候,网络语言为了追求新奇的效果,故意改变语序结构或者随意添加副词,诸如“微了个博”(微博)、“我快热死的说”(我快热死了)、“今天晚上谁去散步的说”(今天晚上谁去散步)……从传统的语法规范角度来看,这些网络语法尚需净化过滤,真正能积淀下来的语法规范才是成熟的语法规范。

  (二)写作主题自由散漫

  网络文学开启了一个文学自由的时代。一个“文学不是某个人的,文学是每个人的”时代。只要你的文章文从字顺,没有触犯大的思想上的禁忌,你可以随意在网上发表。文学的发表不需要遴选,不需要漫长的等待煎熬,一时间,文学铺天盖地席卷而来。文学摆脱体制的束缚,这应该是文学进入一个崭新时代的标志。但吊诡的是,文学在这场高科技带来的自由面前反而迷失了。各种所谓的“文学”借机上市。日常化、平面化、调侃化成为它们的共同特征。无中心、无主题,散漫无羁,信口雌黄等等,随处可见。有的写手纯属无聊,有的写手为了炫耀,有的写手为了尝新猎奇……真正严肃正统的写作者倒是凤毛麟角。

  (三)网络怪词层出不穷

  中国每天数以亿计的人在网上或“冲浪”或“潜水”或“聊天”,他们的聪明才智是网络新语汇不断增长的动力。许多网络热词都在灵光一现中发明了。诸如:神马都是浮云(什么都是浮云)、打酱油的(路过而已)、伤不起(使人受伤)、杯具(悲剧)、餐具(惨剧)、给力(给以很大帮助)、潜水(只看帖不发帖)、菌男霉女(丑男丑女)、52406(我爱死你了)、汗或寒(敬畏)、顶(同意)、有木有(有没有)、偶滴(我的)、“286”(傻子)、大虾(大侠)、菜鸟(新手)、94(就是)……这些目前在网上及日常生活中流传盛广的热词只是网络语汇的“冰山一角”罢了。

  二、网络时代文学写作教学应该坚持的原则

  毫无疑问,文学写作不会因为网络的某些负面因素而止步不前。面对方兴未艾的技术革命,我们只能面对现实,迎难而上。只要我们掌握事物的客观规律,相信会更好地利用网络这个工具为文学服务。

  (一)坚持“经典文学”的教育观

  网络虽然开启了文学技术革命的新时代,但这种技术革命主要是形式上的革命,而非文学本质上的革命。文学的本质并没有改变,作为人类一种表达情感、抒发志向、书写现实与理想的语言文字艺术,网络只是从形式上使这种语言艺术更为犀利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它大大缩减了文学的生产周期,大大降低了文学的最低门槛,大大促进了文学的传播与阅读。但它并不能彻底断离文学传统,并不能改变对文学经典的价值评判。它的成长离不开现实日常生活的土壤,但更需要古今中外优秀文学文化资源的雨露滋润。正是在这个意义上,文学写作教学的“经典文学”教育观不能丢弃。

  (二)坚持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的教育观

  网络时代,要搞好文学写作教学,必须坚定不移地从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学资源中吸取营养,用经典文学唱响文学写作教学的主阵地,我们决不能仿拟网上的某些“××体”来引导教学,也不能随“××体”亦步亦趋,随波逐流。我们要通过“经典文学”价值观的教学,让学生对文学的优劣良莠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判断。对网络上某些昙花一现的“××体”有基本的认知能力,对某些专门书写个人隐私、琐碎生活、负面阴暗的所谓网络文学有基本的防范免疫能力。对某些观点反动、胡编乱造、不知所云的网络文学有基本的批判能力。只有达到了以上目标,学生的素质素养和写作能力才能真正得到提高。

  三、网络时代提升文学写作教学成效的几点思考

  (一)教学中要渗透德育

  写作课教学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学生思想进行研究,写作理论部分内容重在分析和引导学生,使他们意识到写作主体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其写作的指导作用。“文如其人”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。主题的正确是作为评价一篇文章的首要标准,若违反这一原则,即使是再有文采的文章,其文学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的。写作课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,启发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教育,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、道德选择能力和抵制不良影响的“免疫能力”;培养思想道德品质,开拓学生视野;培养创新精神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、发展健康个性、形成健全人格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,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为核心,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、文学教育和知识教育,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、价值观及道德品质,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,从而有效自觉抵制网络文学中的消极因素。

  (二)丰富现有的教学手段

  写作教学已不再是一门单纯的文章写作学科,教师如果缺乏电脑写作知识,将无法胜任写作教学现代化的需要。因此,写作教学法要主动适应电脑写作的需求,尽快改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。从目前的现状来看,网络文学写作具有很强的程式性和信息性。其作品语言变得高度概括化、高节奏化、多媒体化和陌生化。今后,随着电脑智能化程度的提高,电脑还可以模拟人类的感觉和思维等能力辅助写作。原来许多需要在教学中解决的知识点,现在都不同程度地被电脑解决了,学生只要掌握相应的人机对话技术,某种文章就能通过电脑自动生成。电脑写作的发展,在很大程度上使写作教学的内容改变了,教学的重、难点转移了,教学的详略疏密变化了。写作教学应当主动适应这一变化,注重学校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,努力提升校图书馆、广播站、操场等活动场所的利用价值,想方设法为学生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创造尽可能好的条件。教师可以通过加强新书推荐,引导学生多读书,读好书。对网络文学作品应进行适当的搜集整理,去粗取精,不再让一些优秀或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埋没在大量的文字垃圾之中。高校还可充分利用每个专业学生自办的报纸和刊物,开设网络文学的专版,精选一些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,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,挖掘他们的写作潜能,发表他们的网络文学原创作品,使文章写作这一艺术形式能继续传承和延续下去。

  (三)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

  写作是写作主体制作文章的创造性的脑力劳动。由于其关键的环节是在人的大脑中完成的,故给人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,所以人们会用“神秘”来形容它,其实它也是有章可循的,这也是我们写作课的教学内容之一。网络文学帮助初学写作者揭开写作的神秘面纱,更具有个性化、形象化、主观化、符号化、数字化、字母化。因此,图形符号、文符兼用、洋泾英语、英语汉说、自由省略等方式的应用,使网络文学的语言特别丰富和幽默,极具趣味性和表现力,让每个网民都可以过一把瘾,在学生不断的尝试过程中,让他们体味写作的个中滋味,比过去只是一味为完成老师的任务更贴近写作活动的本质。要想写好文章,没有写作的实践是不可完成的,而如何更好地批改学生的习作,让他们的写作能力能逐步提高,也是一直困扰教师的现实问题,先前采用的全批全改、部分批改、点批等方法有时既费时而又吃力不讨好,没能从根本上达到快速有效地反馈的效果。现代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将彻底改变这一问题。在课堂内,学生的习作直接载入教学网络,教师当即进行批改,学生可从终端看到习作批改过程。课下,学生即便在宿舍,也可以从网络上下载教师对习作的评改批语,查阅其他同学的作业,或调阅教师的讲义进行复习等。写作教学的导、学、练、改等环节是一气呵成的。因此,努力掌握多媒体教学手段,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,是写作教学面对的新态势。在校园育人环境中,教师发挥着主导性作用,教师的精神面貌,包括他的世界观、敬业精神、责任心、心理素质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无形的示范作用和影响。教育事业是爱的事业,良好的师生关系,可作为学生心情舒畅的兴奋剂,能鼓舞人的精神,培养其良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,增进其社会适应能力,形成乐观的人生价值观,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。

工信部备案:苏ICP备20026650号-1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苏B2-20220836

公安部备案号:32040202000409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:新出发苏零字第D-T086号

本站主要从事期刊杂志零售,不是任何杂志官网,不涉及出版事务,特此申明。